均线粘合的意义,均线黏合意味着什么
2011-10-16 22:12:23 股票入门 http://rumen.southmoney.com
均线粘合有什么意义呢?均线粘合能看透庄家的控盘。
庄家控盘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股民坐轿子获利是否畅快,我曾经用很多指标来研究过庄家的控盘能力,最后发现均线粘合是发现庄家的控盘能力最有效的方法。
往往最简单的也许是最有效的,复杂不代表有实战价值。做股票首先要看势,也就是股价变化的方向,平均线无疑是最好的观察对象。大家都知道,当多条均线粘合的时候,往往就是股票压力最小的时候,庄家也乐于在此位置拉升手中的筹码。持筹成本的平均化,再加上缩量,这就说明了筹码安定程度高,也为庄家进一步拉抬提供了物质条件。
和日线周期一样,在分时交易系统中,均线的粘合也极具实战价值,再配合我的多空对比法则。多空对比法则是解决选择交易对象的问题,均线和传统指标才是近距离的搏杀手段。明白这个简单的道理,对您的猎庄技术才会有极大的帮助。
我们将根据最近盘面中的一只强庄股详细介绍。河池化工(如图)这只股票的60分钟K线图,运用多空对比法比较图中ac和bd两段距离判断走势的方法大家都应该掌握了。我们现在只看bd下跌的这一段,bd下跌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其末端股价多条均线紧密的粘合在一起并且方向同步,而且K线的震幅越来越小。这是短线持筹成本高度一致性的表现。不难发现这种图形在其他股票不同周期K线中也会出现,这就是庄家洗盘成功或者控盘程度变高的一种常态图形。
股票分时交易系统中的均线粘合是从微观的角度把握盘中的具体买卖点,在实战中注意结合多空对比法则与其他经典指标的联合运用。
也许是缺乏庄家关照;也许是庄家通过横盘的方式洗盘或出货;或者是其他原因所致,股票难有表现机会……总之,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些个股:走势不上不下,甚至不为大市所动,兀自我行我素,股价老是围绕短期均线波动且波幅十分狭窄,呈现出一种胶着状态。那么,这种态势预示着什么?
一般来说,这一问题必须通过辩证分析来进行判断,因为均线胶着之后的走势既可能存在比较大的市场机会,也完全有可能是一个陷阱。其判断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参考所处位置及成交量情况。首先要明确当时的股价水平处于相对高位还是相对低位。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判断股价是处于底部、中部还是顶部,但从其近来的运行趋势判断股价究竟是处于一段时间来的相对高位还是相对低位并不十分困难。如果是在相对高位且成交量始终保持较高水平,则必须提防风险;反之,若处于相对低位且成交量与前期相比萎缩较为明显,则成交量重新放大之时,股价一般都会有一个上扬的过程。而当股价处于上下均可的中位时,成交量更是必须重点参考的指标。
我们参看历史走势。该股历史上有没有过被庄家爆炒的经历?如果有,并且从时间上看距今还不够久远(至少要1-2年以上),仍不时表现出成交量突升突减、日K线常常带有较长的上下影线等庄股特征,则最好少碰为妙,因为有庄并不是坏事,但有千方百计想出货的庄则不是好事;如果是经过长时间无庄状态的低迷之后出现均线胶着状态,则可予以关注,等待成交量放大的介入信号出现。
参考长期均线及周K线甚至月K线。在判断趋势摸棱两可的时候,我们可以用较长期的均线来进行研判,比如125天线、250天线甚至更长时间的均线等等。因为短期均线可能存在庄家"画线"之嫌,但庄家耐性再好、功夫再深,也只能是"短期行为",不可能成年累月地"画"下去。另外,有时候在日线图上不好把握的趋势,在周线图或月线图上却往往能够一目了然。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并且应该养成一种习惯,即在分析大盘或个股走势时经常参考长期均线以及周线图或月线图的形态、趋势及技术指标,"高瞻远瞩"更能做到心中有数。
此时均线粘合属于整理形态,其后必然会有一个突破的过程。如果成交量逐渐放大,均线系统开始呈现多头排列现象,则其后将有一段升势;而一旦向下突破,也会有较大的下跌空间。需要注意的是,向下突破时成交量不一定放大,我们切不可因为"下跌无量"而掉以轻心。
均线粘合的意义:
股票市场有一定规律,股市的均线系统也有一定规律,有些明显的规律将形成异变:“多条均线粘合后,大盘都会产生拐点”这一规律至今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2002年5月初,上证在1660点附近,5日、10日、30日、120日均线开始纠缠,下方只有60日均线支撑,而且60日均线掉头向上。但市场急挫跌穿以上均线,其后以上均线发散向下,注意此时的牛熊分界线250日均线是持续下行中,表明自2001年下跌以来,下行趋势未能扭转。
每当“多条均线粘合后,大盘都会产生拐点”,每次均线的粘合,表明多空双方都面临一个突破。下行趋势中,每次均线粘合后都产生股指向下跌的趋势,这表明市场的内在调整的动力仍然有待释放。
牛市形成和运行中反之!
以上就是均线粘合的情况下,我们对大盘,对庄家的特别分析,希望在出现均线粘合的情况下,股民朋友们能够有一个正常的判断。
股票入门声明:资讯来源于互联网,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