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离的技术分析及操作
2014-6-19 8:38:35 股票入门 http://rumen.southmoney.com
什么是背离?如何去做背离的技术分析?又要如何去操作呢?
1.背离本质
背离简单来说就是价格和指标之间产生了不同的走势。价格创出新高,而指标却在下降,或者是价格下降,而指标却在上升,总而言之,因为某些因素,造成了指标没法和价格形成同步。那么什么造成了这样的情况呢?
我想指标所想表达的最核心的内容就是这张图中所想要表达的。虽然价格还在上涨,但是速率或者说加速度开始放缓了,力度不如过去了。如果不看指标,只看图形,我们所要找的是趋势,而指标则给了我们除了趋势之外,价格之后的核心,那就是加速度。
从这张图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加速度的放缓并不表示趋势会立即停下来。就像人在跑步中,被扳了一下,他肯定要踉踉跄跄很多下,才会最后摔倒。所以,提醒大家,背离不能代表趋势会立即的停止,他只是一个现象,一个提示和一个信号:趋时放缓,有可能会停止。
2.指标选择
现在能够的选择的指标越来越多了,但其实这些指标所运用的原始资料无非也就是最高点,最低点,开盘价和收盘价,然后用数学,加上不同的时间周期平均值等等而炮制出来的,在细节上有所不同,但是核心都是差不多的。
我个人用的比较多的还是MACD,用的就是原始的数值设置。当然数值可以优化,比如混沌操作这本书里所提到5,5,34等等,可以按照自己的习惯来选择。以前不少人推荐RSI,当然我不是说RSI就不行,不过我自己基本上不用。有个叫安德列?伯施的人大家不知道知道不,1987年世界期权比赛冠军。02年的时候,他曾经来奥克兰讲课,因为和主办这次活动的公司比较熟,也就和这个人有了比较多的交流。据他说,造出RSI的人是他的徒弟,这RSI是在他的办公室里弄出来的。在这个指标出来没多久,就连创始人自己都觉得不怎么样,就不用了,不知道怎么的,却被推广的很厉害,所以他对RSI是比较嗤之以鼻的。他比较推崇MACD,还告诉了我一套数值,,应该是34,14,6吧,看上去和原始的没什么区别我也就没什么用。他的交易有一个特点,他看得周期并不是我们所看得,他所看的是以500个tick,也就是价格每500次波动作为一根k线,这样去除了很多在亚洲市的无聊行情对整体格局带来的不利影响。
越扯越远了,我个人认为RSI超前性比较强,也因为这个,所以我认为它的可靠性就比较低。当然也希望RSI用得很有心得的朋友分享。所有的指标的宽度都是有限制的,例如RSI是0-100。有时候,行情的力度还是很强的,但是因为指标的限制,所以只能掉头了,其实这也是背离产生的其中一个原因之一。
3.背离的种类
听得比较多是顶背离,底背离等等。我想这个也就没必要展开了,主要的基本上是价格创新高(低),指标不创新高(低)。价格与前期的高(低)走平,而指标却下跌(上升)。
有些比较特殊的情况,价格没有创出新高,而指标却创出了新高,在这样的情况,就要特别小心之后所产生的行情。
4.波浪理论与背离
艾略特波浪理论和背离有着非常紧密地结合。如果从市场的角度来说,我总结了以下的几点。
1)1浪与3浪很少出现背离。1浪是定方向的,3浪是主升的推动浪,3浪的目的就是迅速拉高,脱离成本区,在力度上应该是非常强的,所以1,3浪之间不太应该产生背离
2)3浪5与3浪3很有机会产生背离。3浪3是主推浪,3浪5在创出高点的同时,其实已经在为4浪的出货做准备了,力度上一定有所减缓,所以产生背离的机会比较大。
同样的,3浪与5浪产生背离的概率就更大了,3浪是由带动1浪的资金来推动的,而5浪是由在4浪之后新进的推动盘,5浪主要的作用就是让推动1浪的主力资金完全出货,并且骗取跟风盘。力度应该是1,3,5浪中比较弱的一个。
3)4浪中很有可能产生背离。无论是5浪形式还是ABC形势,3,5浪,或者是AC都很可能产生背离。4浪的主要目的主力资金的平仓,以及诱使一些资金认为趋势已经结束。4浪的幅度不能太深,因为太深了,第5浪的新高就不一定撑得起来了,最后的那一次假杀,力度其实不会很强,很容易引起背离。
5周期与背离
从时间的角度上来说,时间周期越长的周期上,产生了背离,那么可信度就更高。我们现在观察的周期中,月线背离的可信度最高,也就是说,在月线上产生背离之后,趋势逆转的可能性最大。
如果日线上出现了同级别背离,同时在更小的周期上,主要是4小时上,同时存在跨级别背离的,那么趋势逆转的可能性比较大。
对于行情级别的认定有很多种,可以以该段行情的主要支撑均线作为是否仍旧处在同一级别行情判断,也可以用重要的分形作为参照的标准。
周期越小越有机会产生背离,所以其可靠性也就越低,所以,如果可以以不同的皱起来同时参考的话,那么背离的可信性。从上面的这张图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欧元在上升的过程中,同级别连续的背离,在这个时候判断行情已经结束的话,那就为之过早了。
6.特殊背离
除了价格与指标的背离,还有一样很重要的背离,就是数据与数据之后市场反应的背离。一个利好美元的数据,却使美元下跌,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应该可以挖掘出市场的气氛。就像上周五的非农,市场在找所有可能的机会去做多美元,虽然数据不好,所以短线的交易方向也就可以确定。
背离是一种发生在阶段顶部(或者底部)之间,价格与设计反映其波动特征的一些随机(摆动)指标之间不一致(相互间认同上的差异)的一种现象。
背离分析只有在价格的阶段顶部之间,或者阶段底部之间时,才有意义。
不同的时间框架,价格的阶段顶部,或者阶段底部的含义不同,由此,引申出背离的价格范畴不同,价格对背离形态反应后,波动的程度也不同。
背离分析,内涵包括背离的形式,性质,产生的条件和背景,成立的前提,价格对之反应的快慢,以及背离的价格范畴,等,是技术分析中一个专门的分支。
这里首先介绍的是,背离的形式,和其性质。其他的,等以后有时间再逐步展开。
一,背离的形式
1)有时,当价格向上波动时,产生了具有新高点的阶段顶部时,对应的指标并没有认同,没有相应的产生新的高点,两个相邻的价格阶段顶部的连线,与摆动指标两个相邻的阶段顶部连线,之间,产生了一个向右开口的角度。价格和指标之间在顶部形成的这种不一致现象,称之为价格顶部的发散背离;
2)有时,当价格向上波动时,并没有产生具有新高点的阶段顶部,而对应的指标却产生了新的高点,两个相邻的价格阶段顶部的连线,与摆动指标两个相邻的阶段顶部连线,之间,产生了一个向右收敛的角度。价格和指标之间在顶部形成的这种不一致现象,称之为价格顶部的收敛背离;
3)有时,当价格向下波动时,产生了具有新低点的阶段底部时,对应的指标并没有认同,没有相应的产生新的低点,两个相邻的价格阶段低部的连线,与摆动指标两个相邻的阶段低部连线,之间,产生了一个向右收敛的角度。价格和指标之间在底部形成的这种不一致现象,称之为价格低部的收敛背离;
4)有时,当价格向下波动时,并没有产生了新低点的阶段底部时,对应的指标却产生了新的低点,两个相邻的价格阶段低部的连线,与摆动指标两个相邻的阶段低部连线,之间,产生了一个向右开口的角度。价格和指标之间在底部形成的这种不一致现象,称之为价格低部的发散背离;
二,背离的性质
1)价格顶部的发散背离 —— 阶段,或者局部强势中产生,性质上,价格对之的反应是下跌。
2)价格顶部的收敛背离 —— 阶段,或者局部弱势中产生,性质上,价格对之的反应也是下跌。
然而,这种背离形态,预示着随后的下跌受到支撑后,将引发一波对应的上涨走势,因此,也常称之为 Bull Set形态。比如,五浪下跌结构中,第二,第四浪之间的背离,就属于这种性质。
3)价格低部的收敛背离 —— 阶段,或者局部弱势中产生,性质上,价格对之的反应是上涨。
4)价格低部的发散背离 —— 阶段,或者局部强势中产生,性质上,价格对之的反应是上涨。
然而,这种背离形态,预示着随后的上涨受到阻击后,将引发一波对应的下跌走势,因此,也常称之为 Bear Set形态。比如,五浪上涨结构中,第二,第四浪之间的背离,就属于这种性质。
附图,是美元/日元的周线图。 用RSI 作为摆动指标,在其形态上,在具有背离的一些阶段顶部,或者底部之间,标注了字母。
其中,
1)大写字母,C1, C2之间,B4与C0之间,属于背离形式1);
2)大写字母,C1,C2,与B2,B3之间,属于背离形式2);
3)小写字母,c1与c2之间,f1与f2之间,属于背离形式3);
4)小写字母,a与b之间,d1与d2之间,属于背离形式4)。
细心的,了解波动结构基本知识的,也许会注意到,
一, 在一个具有五浪结构的上涨波段内,
1)总是能够在合适的时间框架内,发现第三浪产生的阶段顶部,与第五浪产生的阶段顶部,之间,存在着顶部的发散背离形态。
2) 总是能够在合适的时间框架内,发现第二浪产生的阶段底部,与第四浪产生的阶段底部,之间,存在着底部的发散背离形态。
例如,现阶段美元/日元的天图时间框架内部分
二, 在一个具有五浪结构的下跌波段内,
3)总是能够在合适的时间框架内,发现第三浪产生的阶段底部,与第五浪产生的阶段底部,之间,存在着底部的收敛背离形态。
4)总是能够在合适的时间框架内,发现第二浪产生的阶段顶部,与第四浪产生的阶段顶部,之间,存在着顶部的收敛背离形态。
例如,现阶段欧元的天图时间框架内部分
价格对背离形态的反应,在摆动指标中成立的最佳区域,和价格图表上最佳时间间隔
示意图中的摆动指标,选择的是,RSI,参数选择是14。
当上述两个峰值之间,背离形态发生在 RSI 的数值超过 70 (如果选择参数为9,则超过80),或者,低于30(如果选择参数为9,则低于20)的区域,背离现象将成为翻转的严重信号,而不能掉以轻心。
当上述两个峰值之间的背离形态发生在很小的价格间隔内 (比如,3——9个时间跨度内),那么,价格对背离形态的反应,最为迅速。
更多关于背离的相关知识详见南方财富网。
股票入门声明:资讯来源于互联网,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